周亚夫:目前战场的形势,确实是敌强我弱。我军加上梁军,不足十万。而吴楚联军,有二十多万。如果目前正面对战的话,我军会寡不敌众。我想,这个梁都城,不是你们想象的。那么不经打吧!朝廷,先前曾经花了大本钱在那儿,就说睢阳的城池,只有京都可以与之媲美。在眼下的这盘棋上,我要让睢阳城的高城深池顶代替二十万的大军。
这吴王刘濞,他想啃下睢阳这块儿骨头,不崩下他几颗大牙,那是休想!
所以 我的战略是以睢阳为诱饵,吸引敌军于城下,死打硬拼,顿兵挫锐!逼迫敌军,拉长他们的供给线,为最后的决战,赢得时机和条件。
一旦条件成熟了,我汉军要倾其全力,一鼓作气,一战而定天下!
李广:那条件什么时候成熟啊?
周亚夫:你有什么高见吗?
李广:太尉——
周亚夫:说!
李广:梁王已多次求援,您都不予理睬。别人都可以拿来当诱饵,唯独梁王,他毕竟是皇上的亲弟弟,东宫太后的心尖尖儿!万一有个闪失……
周亚夫:万一有个闪失,大汉就亡了!你年纪轻轻的,哪里学得如此世故?我要告诉你,本太尉治军,那是一视同仁!我只对战争的全局负责,不会考虑谁是什么心尖尖!
李广:那,这个责任……
周亚夫:责任,由本太尉负责!既然皇上授予我指挥大权,我只对皇上负责,对战争的全局负责!如果出了什么差错,要砍的也是我周亚夫的脑袋!
(隆庆公主唱:流芳携佳人 惜不能忘……)
军臣单于:你又想家了?再过几天,我陪你一起回长安去。
隆庆公主:真的?
军臣单于:我的铁骑十万,不日就要南下直取长城。到时候我带你一起回去。咱们也到未央宫去住一住。
中行说:大单于,奴才有急事禀报!
军臣单于:什么事?
中行说:汉朝国内,局势已突变。周亚夫已平定山东。大单于,您看,您看!
军臣单于:我早就料到,这些王爷都是绣花枕头,外面好看里头软!
中行说:现在的局面是,汉廷已经放弃了和谈的幻想,决心以武力戡乱。大皇帝已经连续颁发了几道诏书,周亚夫部已平定了山东,回师河南。大单于,奴才还听说窦婴、栾布在稳定洛阳之后,正沿着黄河东进 巩固山东啊!
军臣单于:赵王那边怎么样?
中行说:赵王原打算配合我军,夺取云中、代郡之后,与我匈奴铁骑连兵南下。
军臣单于:赵王他现在在哪儿?赵王军破后,已龟缩回邯郸。
军臣单于:邯郸?我早就说,这些王爷都是猪!就这些猪,他们还想造反?还想争天下?
中行说:真没想到,诸王相约,各不同心。齐王、淮南王临战背约,胶西王见周亚夫大军一到,不战而降。现在,只剩下吴楚一路孤军,被困睢阳。吴王那个分进合击,会师洛阳进取长安的计划,已完全破产!
军臣单于:幸亏我大军,还没有大举进攻,没有和汉朝撕破脸哪!
中行说:大单于,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进退自如。进,可以夺汉朝的江山。退,可以做大汉的亲家。奴才还有个主意!
军臣单于:你说!
中行说:我们的大军,现在已部署在长城之前面,使汉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何不趁此时派使者去汉朝,
请他们送一个真正的公主来?
军臣单于:这是个好主意!
景帝:周亚夫那边有新的军报吗?还是那份,陛下已经看过好几遍了。
景帝:打仗朕是外行,可做看客,朕还是看得明白的。这次周亚夫不走大路出函谷,侧其道而行之,避开了吴楚的正面。从蓝田,出武关,直趋山东,三天三夜出现在济北叛军的跟前;神来之笔!
春陀:是啊!陛下,济北四国的叛军已经不战而降了。
但是梁王,还是派人来催。说是周亚夫,按兵迟迟不动。梁王说,他那里要顶不住了。
景帝:他挺得住!别理他!这些奏报要保秘,免的搅得人心慌慌。特别是太后那边,绝对不能知道。
春陀:奴才明白,您放心!
梁王:寡人派去求援的李广,回来了没有?
侍者:大王,还没有消息。
梁王:难道他被周亚夫给扣下了?
韩安国:大王!
梁王:战况如何?
韩安国:突入东关的叛军已被击溃。臣已部署将士们修补城垛,准备再战!
梁王:好,好啊!那个狗娘养的周亚夫!至今没有。他来支援我的消息。
韩安国:大王,这几天来,吴楚叛军的锐气臣感觉明显有些低落呀!
梁王:是吗?
韩安国:正是如此!
梁王:好!好!刘濞这个家伙,也尝到了我梁国将士的厉害。再派个人,去催周亚夫的援兵吧!
梁国詹事:梁王派下官 再次驰报太尉,吴楚叛军,已多次突破睢阳城围。现在不断以重兵架云梯攻城,城中箭矢不足,士卒劳顿。睢阳危在旦夕,梁王恳请太尉,火速派兵向我军靠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