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您的位置 > 首页 |
|
|||
沪上荧屏新年收视“成绩单”出炉谁助春晚收视夺冠? 作者: 来自: 点击:0 时间:2005-2-17 央视春晚作为荧屏除夕的一道特殊年夜饭,每年都是褒贬不一,今年也不例外。昨天,央视-索福瑞对沪上各电视节目的一份新年收视“晴雨表”新鲜出炉。记者获悉,春晚收视率可谓在是是非非中依旧茁壮成长,以23个点的收视率高居榜首,比去年还高出了2个多点。 输了笑声,赢在品位 2005年春晚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小品等语言类节目一向是春晚重头戏,也是最受媒体聚焦的火力点。此前,有关“每个小品至少要让观众笑10次才能过关”的苛刻标准更是吊足了观众胃口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虽然本届春晚收视率上升了,但是观众的不满甚至责骂的声音并不少,其中那些一心想爆笑一场的观众尤其感到失望。《祝寿》等节目更遭到批评,被质疑何以能跻身春晚。 近两年来,春晚在沪的收视率相比以往的“险胜”夺冠,显得比较强劲。对此,有人表示这一数据是一种偶然,与春节期间天气阴雨寒冷有关。也有人乐观地认为,春晚今年的胜出并非偶然,在追求热闹之外,关照大众情感、人文关怀以及更高的艺术品位,使得它走出了以往狭小的格局,满足了观众丰富多彩的审美需求。 走出围城,尚需努力 2005年春晚刚一结束,便有消息说,“春节联欢晚会”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终于走出围城,收视率创20年来最高峰。种种攀升的数据和溢美之辞犹如一支支强心剂,给春晚这一中国人的“新民俗”在重重困境中以信心。 不过,记者从央视-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了解到,虽然春晚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地的收视率呈现走强的趋势,但是还没有达到“一统江湖”的绝对地位。其在杭州的收视率比去年下挫了将近5个点,重庆、广州的收视率也在走下坡路。有关业内人士表示,春晚要重振当年雄风,任重而道远。只有进一步加强灵活、竞争的机制,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实创作队伍,才能使节目常变常新更好看。 主持人反串拜年:不香了 连续几年风头甚健的沪上主持人反串拜年的节目,今年明显冲劲不足,从去年以10.2的收视率高居第三下落了近4个点,仅位居排行的第七位。这是这份收视“成绩单”显示出的另一信息。 业内专业人士分析,利用主持人的市场影响力资源,节约晚会成本,使得该类晚会炙手可热,成为新春荧屏的一大香馍馍。在多达三四档的同类节目中,大小主持人轮番登场展示成熟或者半生不熟的表演技艺。而与节目的频繁程度不够配套的是,不少主持人的表演或过于夸张或过于稚嫩,这些缺点在挑剔的镜头前一览无遗,显得乏善可陈。加上缺乏大腕、明星专业性训练和包装,业内人士建议,主持人反串只能保持“物以稀为贵”的状态,切不可一哄而上,撑坏了热心观众的胃口。 沪上春节收视十大“优等生”排行 (根据央视-索福瑞2月8日-14日收视调查) 1、央视春节晚会23.0 2、新闻透视9.7 3、STV新闻8.6 4、首届十大快乐明星家庭颁奖晚会8.5 5、观众中来7.86、电视剧《仙剑奇侠传》7.3 7、欢乐反串功夫会———主持人明星新春大联欢6.4 8、热线传呼6.2 9、老娘舅和儿孙们5.9 10、智力大冲浪5.7 责任编辑:andyzgh 文章页数第[1]页
|
DVFILM简介 | 广告服务 | 合作伙伴 | 招聘信息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5 DVFil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热线 13966718906 皖ICP证备05012547号 中国DV影视网 版权所有 |